1、聯邦快遞全國服務中斷
7月9日,聯邦快遞(FedEx)發布公告,昨晚孟菲斯中心的惡劣天氣嚴重影響了聯邦快遞的運營,美國各地的包裹遞送可能會延遲。聯邦快遞表示,已經制定了應急預案,隨時準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供最好的服務。
來源:FedEx
2、“第比利斯-海口-米蘭”第五航權貨運航線開通
7月9日消息,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開通“第比利斯-海口-米蘭”第五航權貨運航線是美蘭機場今年以來開通的第四條第五航權貨運航線。該航線每周二、周日由格魯吉亞航空執飛,入境航班主要載運來自歐洲各國的免稅品,為海南自貿港帶來更加多元化的免稅品類目。出境航班主要運輸中國的跨境電商包裹。
來源:中新社
3、深圳機場單月貨運航班突破3000架次
7月9日消息,2024年6月全國機場貨運航班量20強日前出爐,深圳機場以貨運航班量3171架次位居第二,僅次于上海浦東機場!這也是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單月貨運航班首次突破3000架次。
來源:航空貨運資訊速遞
4、馬士基:紅海航運中斷將持續到今年第三季度
航運巨頭馬士基表示,未來幾個月對航運公司和企業來說將是充滿挑戰的幾個月,因為經由紅海的集裝箱運輸中斷將持續到今年第三季度。自去年12月以來,馬士基和其他航運公司已讓船只繞道非洲好望角,以避開胡塞武裝在紅海發動的襲擊。繞行非洲南端的更長航線導致航運成本飆升,并在亞洲和歐洲的港口造成擁堵,有可能再次擾亂全球供應鏈。
來源:馬士基
5、中歐班列“東通道”上半年累計通行2899列
2024年上半年,中歐班列“東通道”滿洲里、綏芬河、同江鐵路口岸累計通行2899列、運送貨物30.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1%、3.4%,創歷史同期新高,實現穩定增長。
來源:中國一帶一路網
1、MSC調整航線服務
7月8日消息,SWAN航線服務將轉型為SWAN - SENTOSA航線服務,以開辟一條針對東向貨物往來東南亞的新通道。該更新后的服務新增青島和釜山的西向掛靠點,而當前的西北歐航線靠港順序將保持不變。靠港順序如下 :青島 – 寧波 – 上海 – 鹽田 – 丹絨帕拉帕斯 – 費利克斯托 – 安特衛普 – 漢堡 – 格但斯克 – 格丁尼亞 – 克萊佩達 – 不來梅哈芬港 – 安特衛普 – 新加坡 – 林查班港 – 頭頓港 – 釜山 – 長灘 – 奧克蘭 – 釜山 – 青島;
此外,BRITANNIA航線服務也將進行調整,其在歐洲的第二個掛靠港改為漢堡港。靠港順序如下 :上海 – 寧波 – 鹽田 – 頭頓港 – 利物浦 – 鹿特丹 – 漢堡 – 安特衛普 – 倫敦門戶港 – 新加坡。
來源:MSC
2、全球100大集裝箱港口排名出爐
7月8日消息,美國交通雜志(AJOT)公布了2023年全球100大集裝箱港口排名,其中,亞洲港口在百強榜單中占據了顯著的位置,榜單上共有35個亞洲港口,中國以20個港口的總數領先,且11個港口位于前25名,分別是:上海港(第1)、寧波舟山港(第3)、深圳港(第4)、青島港(第5)、廣州港(第6)、天津港(第8)、香港港(第10)、廈門港(第13)、高雄港(第18)、太倉港(第21)、北部灣港(第22)、日照港(第30)、連云港港(第31)、營口港(第35)、大連港(第36)、福州港(第52)、洋浦港(第85)、臺中港(第89)、臺北港(第90)、基隆港(第92)。
來源:港口圈
3、90%集裝箱船延誤!
當前,紅海危機長期化對全球航運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全球港口擁堵程度已經達到一年半以來新高,而新加坡集裝箱港口的擁堵程度尤其嚴重,其他亞洲和歐洲港口近期也已經出現擁堵。
集運旺季來臨,全球港口繼續遭遇著嚴重的擁堵。海事數據公司Linerlytica近日表示,全球港口擁堵程度已達到18個月來的最高水平,亞洲港口情況尤其嚴重。
作為全球第二大集裝箱港口,新加坡港可能是這眾多擁堵港口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近幾周以來,該港口已經出現了特別嚴重的擁堵。
新加坡交通部長徐芳達表示,目前約有90%的集裝箱船未能按預期時間抵達新加坡。
來源:外航運
4、聯邦快遞將擴建航空貨運設施
7月8日消息,聯邦快遞與機場運營商和管理者呂宋島國際首映機場發展公司(LIPAD)簽署協議,將在菲律賓克拉克國際機場(CRK)擴建貨運設施。該設施于2021年10月首次開放,占地17000平方米。專用貨運處理區占地630平方米,每小時可分揀多達9000個包裹,以支持當地企業和電子商務的增長。據稱完工后,新的聯邦快遞設施的規模將是現有設施的兩倍多。功能將包括新的停機坪和滑行道。
來源:跨境物流百曉生
5、美國通脹預期連續兩個月下降
美國紐約聯儲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美國6月一年期通脹預期降至3.02%,前值3.17%;6月五年期通脹預期降至2.8%,前值3%。6月三年期通脹預期上升至2.9%,前值2.8%。對未來一年企業盈利增幅的預期中值升至3.0%,是2023年9月以來最高。
來源:美聯儲